發布時間:2022-01-07瀏覽量:3450
“我要去米蘭”是康耐登聯手網易設計共同發起的公益賽事,自2016年舉辦以來,今年已是成功舉行的第六屆。大賽旨在為中國當代青年設計力量與設計新勢力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并將中國設計未來的成長與思考帶向世界舞臺。2021“我要去米蘭” 中國設計力青年榜延續2020年度室內空間設計的主題,并將評選重點放置在居住空間的設計,關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居住環境。
在2021“我要去米蘭”中國設計力青年榜總決賽現場,陳熠對作品《依云溪谷 | 以光為筆,勾勒生活》進行了精彩的演繹,打動了眾多評委和觀眾,成功斬獲了“青年設計領袖獎”稱號。
▲陳熠
南京馬蹄蓮空間設計 創始人&設計總監
陳熠,2002年南京藝術學院室內設計專業畢業,至今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設計經驗,一直以來專注于別墅、大宅等私宅全案設計研究,是私宅全程托管模式的先行者。他擅于以人為本挖掘空間與生活的本質關系,從而將不同建筑空間的專屬特質優化到極致,為居住者營造豐富、融洽、長久可持續生活的空間,并以大量的設計經驗和成功案例被稱為“大宅生活方式引導者”。2016年與設計師肖鋒共同成立南京馬蹄蓮空間設計(MATILIAN)。
榮譽經歷
2021年 美國繆斯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 鉑金獎
2021年 美國繆斯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 銀獎
2021年40 UNDRER 40中國(南京)設計杰出青年
2021年 中國室內設計大獎賽 優秀獎
2021年 G+AWARDS全球設計精英大賽 南京TOP10
2020年第15屆金外灘獎“最佳商業空間獎”入圍獎
2020年國際設計大獎·艾鼎獎“休閑娛樂空間類”優秀獎
2020年新設榜“年度創新設計人物”
2020年IDG國際空間設計大獎“金創意獎”
2020年第十二屆照明應用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優勝獎”
2020年江蘇星空間杯大獎賽“商業空間工程類銅獎”
2020年星空間杯“江蘇省室內設計、陳設設計大獎賽銅獎”
2020年南京傳媒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最佳專業共建人獎”
2019年金堂獎·中國室內設計年度評選“年度杰出別墅空間設計”
2019年中國人文設計大賽“中國商業創意獎”
2019年德國高儀·中國住宅設計精英榜“全國優秀創意獎”
2019年中國新地產設計大會“年度優秀新商業空間設計師”
2019年上海國際設計周“金梁中國設計獎·城際榜”
2019年金尺榜空間設計年度評選“年度優秀空間設計”
2019年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江蘇省賽區TOP50”
2019年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南京城市賽區TOP30”
2019年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2019年度影響力TOP100”
2019年室內設計(居住類)空間榜樣
2019年我要去米蘭·康耐登特約之中國設計力青年榜“杰出青年設計師獎
代表作品
保利二十四院·純凈、瑪斯蘭德·舒緩的自然主義、依云溪谷·自由底色、萬科萬品園舍·無念、萬科安品園舍·迷幻之境、高淳雅園·云的暫歇
【網易設計】如果要給自己一個定位,您認為您是一個什么樣的設計師?您希望透過設計傳遞一種什么樣的文化和理念?
陳熠:人文空間的構建師。關于人文的概念很寬泛,如果是住宅空間:人文離不開人在空間里的認知、感受,其次是文化屬性,這里的文化關乎居住者的生活氣息;如果是商業空間:我們要給經營者、消費者相應的空間素養和感受力。
▲獲獎作品:《依云溪谷 | 以光為筆,勾勒生活》
【網易設計】您如何看待設計與生活的關系?當下,您更推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陳熠:如果沒有生活感受力,就無法思考設計該是什么狀態,更無法做好設計,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首先要解決問題,其次要體會生活。
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當下是一個個性化的時代,每個個體、家庭都有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我們崇尚個性、自由的標簽,在每個項目中追溯那個該屬于一個家庭的獨特氣質和特有的生活方式。
【網易設計】設計師與業主的個性化需求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在商業化下進行自己的設計創新?
陳熠:做設計的目標是為了讓居住者更好的生活,設計師應該站在業主的角度,把自己比擬成對方,想象他該有什么樣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同理心。設計師與業主之間需要相互認可、相互認知、相互妥協的,對于設計師來講,房子是要給業主住的,而不是給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我們在此之間要找到一種橋梁,既要滿足功能的使用,又要滿足美好的生活以及藝術的升華。
設計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并不是一瞬間的靈感,是平時體會生活的感性、閱讀書籍的理性沉淀出來的。從住宅的角度來看,我們更應該關注當下和未來人們的生活訴求,包含內心訴求、環境訴求等等。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分析商業背后的邏輯、消費者的心理等等。總之,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累積,提升自己對社會、生活、各行各業認知是一門必修課,從而精準把控項目的訴求,不是一味的盲目創新。
▲獲獎作品:《依云溪谷 | 以光為筆,勾勒生活》
【網易設計】您覺得設計師有沒有所謂的 “35歲中年危機”?設計師在不同的階段要如何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陳熠:設計師沒有所謂的“35歲中年危機”。設計是一個可以長久堅持的職業,拿“35歲”舉例,通常人們從23、4歲開始工作,直到35歲才歷經10年時間而已。因為很多東西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回想10年前的自己,和當下的認知深度肯定完全不一樣,因為人的閱歷、閱讀量、生活狀態在變化,漸漸我們開始自己有對生活的理解、認知和邏輯,最好的狀態一定是厚積薄發,而不是一拍腦袋。
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一顆長期堅持的心,用高度的職業責任心、態度、良性觀點,在良好的狀態下,善待自己的每一個項目,然后堅持下去。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自己的感知力、設計語言、方法論,這也同樣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
▲獲獎作品:《依云溪谷 | 以光為筆,勾勒生活》
【網易設計】您被評選為 “我要去米蘭·2021中國設計力青年榜”Top10選手,您覺得這次獲獎會對您有什么影響嗎?您覺得設計師到底需不需要通過參賽去打造個人影響力呢?
陳熠:我們每年都會參加比賽,這次被評選為 “我要去米蘭·2021中國設計力青年榜”Top10,是主辦方和評委對個人、公司、小伙伴們的肯定。獲獎其實是把我們放在專業性的舞臺上做對比,我們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看我們和全國設計師的相似和差異化,我認為這是一個認知、學習和總結的過程,并不是一個炫耀的過程,更不能盲目。
【網易設計】您如何解讀“我要去米蘭”系列大賽的行業影響和價值?
陳熠:我們平時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所以深知一場大型比賽背后的艱辛付出。“我要去米蘭”是有持續爆發力的賽事,在疫情爆發之前會有機會參加米蘭國際交流,我們也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報了名。參賽是一個與其他城市設計師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我們希望通過交流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
▲獲獎作品:《依云溪谷 | 以光為筆,勾勒生活》
2021“我要去米蘭”中國設計力青年榜總決賽
陳熠 演講回顧>>>
“設計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推敲,再回到理性的一個過程。”陳熠分享道,這個空間更好地讓人和自然去接軌,感受一年四季的變化。而這也是設計團隊希望帶給業主的,也是設計背后的力量的支撐。
如何將800㎡的建筑和天然屏障完美融合?項目落成背后是設計師思考、探尋、細節反復推敲從而達成的理性與感性交織產物,由此為居者營造賦予大自然饋贈的美學空間拉開序幕。在本案中,陳熠用理性思考與感性態度,創造出生活美學的平衡,讓居者在精神上獲得富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