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10瀏覽量:4647
導讀
“酸枝”的原名為“酸紫”或“紫榆”,道光《廣東通志》中記載:“‘紫榆’來自海舶,似紫檀,無蟹爪紋,刳之其臭如醋,故又名酸紫”,而“酸枝”則是“酸紫”的訛寫。
“酸枝”的原名為“酸紫”或“紫榆”,道光《廣東通志》中記載:“‘紫榆’來自海舶,似紫檀,無蟹爪紋,刳之其臭如醋,故又名酸紫”,而“酸枝”則是“酸紫”的訛寫。
黑酸枝還包括以下幾種木種,其識別方法分別是:
D1 刀狀黑黃檀 Dalbergia cultrate Grah.
刀狀黑黃檀為散孔材, 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心材新切面紫黑或紫紅褐,常帶深褐或栗褐色條紋。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弦向直徑最大182微米,平均118微米,數甚少至略少,軸向薄壁組織較多,在肉眼下明顯,主為同心層波浪形,傍管帶狀及細線狀。木纖維壁厚。木射線肉眼下不見,波痕在放大鏡下可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新切面有酸香氣,結構細,紋理頗直,氣干密度每立方厘米為0.89~1.14克。
D2 黑黃檀 Dalbergia fusca pierre
黑黃檀是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心材新切面紫褐、黑褐或栗褐,常帶明顯的紫黑褐色窄條紋。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弦向直徑最大275微米,平均143微米,含黑色樹膠,數甚少至略少。軸向薄壁組織頗明顯,主為同心層式窄帶狀。木纖維壁甚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亦然,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無酸香氣或很微弱,結構細,紋理斜或交錯,氣干密度每立方厘米為1.04~1.20克。
D3 闊葉黃檀 Dalbergia latifolia Roxb.
闊葉黃檀為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心材淺金褐、黑褐、紫褐或深紫紅,常有較寬但相距較遠的黑色條紋,木屑酒精浸出液有明顯紫色調。管孔在肉眼下明顯,含樹膠;弦向直徑最大267微米,平均144微米;數少至略少。軸向薄壁組織頗明顯,主為環管束狀、聚翼狀及波浪形窄帶狀。木纖維壁薄至略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稀異形Ⅲ型,新切面有酸香氣,結構細,紋理交錯,每立方厘米為氣干密度0.75~1.04克,多數0.82~0.86克。
D4 盧氏黑黃檀 Dalbergia louvelii R.Viguier
盧氏黑黃檀為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材新切面呈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酸香氣微弱,結構甚細至細,紋理交錯,有局部卷曲,重量甚重,氣干密度每立方厘米0.95克。
D5 東非黑黃檀 Dalbergia melanoxylon Guill.£Perr.
東非黑黃檀木材沉水、氣干密度每立方厘米1.0~1.33克,在白紙上稍微用力劃,可以看到褐色的條紋,用水浸泡,可出茶褐色的色素,酒精浸泡馬上出一縷縷的黑褐色素,這些色素短時間內不會散開,非常清晰。
D6 巴西黑黃檀 Dalbergia nigra Fr.Allem.
巴西黑黃檀木材有光澤,心材黑褐、巧克力色至紫褐色,常帶有明顯的黑色窄條紋。新切面酸香氣濃郁,紋理直,有時波狀,結構勻細,木材重,干縮率甚大,強度高,氣干密度每立方厘米0.86~1.01克。
D7 亞馬孫黃檀Dalbergia spruceana Benth.
亞馬孫黃檀為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紅褐、深紫灰褐,常帶黑色條紋,無酸香氣或很微弱,結構細,紋理直,略有交錯,氣干密度每立方厘米0.90 克。
D8 伯利茲黃檀Dalbergia stevensonii Tandl.
伯利茲黃檀木材半環孔材,材色變化較大,具深淺相間條紋, 氣干密度每立方厘米0.93~1.19 克。